微信掃碼
在線客服
用戶中心 意見反饋 聯系客服
熱線電話
返回頂部

       服務熱線: 0350-5551008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13994077732


山西沁州黃小米的歷史

分享到:
點擊次數:1348 更新時間:2017年12月07日15:23:43 打印此頁 關閉


在晉東南一帶,民間流傳著這樣一句諺話:"金珠子,金珠王,金珠不換沁州黃。"晉東南地區的沁縣古為沁州,"沁州黃"是這里出產的一種小米,顆粒小,金黃色,被當地人稱為"金珠子"。它是谷子家族中最特殊的品種,用真正的金珠子都不肯換,可見其珍貴了。沁州黃沁州黃

相傳300 年前兵荒馬亂,民不聊生,連廟里的和尚,老百姓也無暇施供了。在沁州檀山上的古廟里(今山西省長治市沁縣次村鄉檀山村),住有一個和尚和他的幾個徒弟,都是受苦人出身,為了產糧度日,就把附近貧瘠的山坡地開墾出來,種上"糙谷"。不料,經過幾年馴化,所種糙谷發生了神奇的變化,變得米色蠟黃,顆粒圓潤,晶瑩明亮,吃來軟綿噴香。不同尋常的是,用這種米熬稀粥,鍋邊不掛米粒,悶飯、蒸飯不就菜也越嚼越香,遂取名"爬山糙"。在朝做官的吳閣老,聽說家鄉出了"爬山糙",就想親口品嘗,證實一下。他到檀山廟里品嘗之后,果見名不虛傳,就把"爬山糙"的名稱改為"沁州黃",并帶回皇宮進貢給康熙皇帝,康熙很愛吃。慈禧太后也喜吃用"沁州黃"熬出的八寶粥。從此,"沁州黃"聲名大振,幾乎年年成為貢品,供給朝廷享用。

本地人夸起自己的土特產,就會念出這樣的口頭禪:"沁縣三大寶,雞蛋、瓜子、吳閣老。"其中第一寶雞蛋,雖各地都有,可是沁州雞蛋非同一般,其特點是皮紅,個大,蛋清多,蛋黃小,蛋黃小如紅棗。第二寶南瓜子,個大,仁肥,含油量高,當地常把它作為出門的干糧。而第三寶吳閣老 ,因他第一個發現沁州黃 ,久而久之,約定俗成,他的名字成了"沁州黃"的代名詞。

晉農源自有的種植基地保證貨源的充足可靠,晉農源沁州黃小米優中選優,絕對算的上是黃小米界的佼佼者


上一條:晉農源分享藜麥的多種吃法 下一條:大米界的后起之秀——繁峙縣生態大米
人妻中文字幕免费看